推广 热搜:

孩子掌握感谢,而不是拒绝

   日期:2024-09-24     来源:www.mvvuu.com    浏览:762    
文章简介:我曾碰到过一件挺尴尬的事儿。那天,刚搬来的邻居小姑娘来串门,我捧出一堆花花绿绿的巧克力时,她惊奇地瞪大了双眼。

我曾碰到过一件挺尴尬的事儿。那天,刚搬来的邻居小姑娘来串门,我捧出一堆花花绿绿的巧克力时,她惊奇地瞪大了双眼。当她了解这是送给她的,小姑娘并没表现出应有些欣喜,也未伸出双手来接,只不过犹豫地摇了摇头说:“叔叔,母亲不让我要其他人的东西。”尽管她嘴里如此说,可她的眼神分明告诉我她很想得到这份礼物。

于是,我试图开导她:“小朋友,你看叔叔是否坏人?”她一定地摇了摇头。我说:“既然如此,你就收下吧,你母亲不会怪你的。”小姑娘终于把巧克力装进兜里,一蹦一跳地唱着歌走了。

哪个料过了不一会儿,小姑娘又站在了我的门外,红着双眼怯生生地说:“叔叔,母亲说了,哪个的东西也不可以要,母亲让我把巧克力还给你。”说着,她把装有巧克力的塑料袋递到我的手上,一步一回头地走了。

这件事给我的尴尬尚在第二,倒是小姑娘那无奈与留恋的目光深深烙在了我的记忆里,它让我感觉到了现代儿童教育的一种遗憾。我想,这是不是说明了大家在教育孩子时过于强调独立自主,而忽略了孩子懂得感恩的重要程度?

诚然,品质高贵的人需要拥有自尊,拒绝施舍,拒绝贪婪,年轻的爸爸妈妈让孩子从小就培养不伸手索取、不随意同意馈赠的好品德,是完全应该得到理解和支持的。况且,在角逐日趋激烈、物欲不断膨胀、欺骗与奸诈日益增多的今天,增强孩子的自立自强、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也看上去非常重要。


然而,大家是不是考虑过,孩子的健康成长更需要爱的阳光,需要亲情、关爱和帮助呢?

只有在爱的阳光沐浴下,孩子的笑容才更灿烂,才会对明天有美好的憧憬;只有在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环境中,孩子才会由被爱掌握爱其他人,由被呵护掌握呵护其他人;只有同意别人帮助然后再去帮助其他人,孩子才能逐步掌握在生活旅途的跋涉中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一步步迈入成功的殿堂。

假如父母从小教育孩子,除去亲人以外,哪个也不相信,对哪个也不可以有感情,一味拒绝别人,那样长此以往培养的所谓自尊与独立,势必包括更多的是淡漠与孤僻。有了这种封闭的心灵,非常难想象孩子以后怎么样历程风吹雨打,怎么样在五光十色的社会中立足与存活。

就像邻居女生这件事,假如其爸爸妈妈教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同意好意然后再说声“谢谢”,岂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孩子本来就是爱的结晶,而孩子的成长更不能离开爱的滋润与熏陶。年轻爸爸妈妈需要做的,是第一教会他们怎么样同意爱,然后才能进一步领悟爱、辨别爱、回报爱。因此,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别忘了给孩子一个说“谢谢”的机会。


记得《礼记·曲礼》中有云:“有来有往,往而不来,非礼也。”这句话告诉大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是一种互相尊重和感恩的过程。假如大家只不过一味地拒绝别人的善意,那样大家又怎么才能获得其他人的尊重和认同呢?在这个世界上,无人是一座孤岛,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都需要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因此,大家应该教会孩子懂得感恩,让他们了解在同意别人帮助的同时也要回报社会。

试想一下,假如大家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被教会不要同意其他人的礼物,不要随便相信别人,那样他们以后怎么样打造信赖关系?怎么样在社会上与人相处?难道大家要让孩子们携带一颗冷漠的心面对这个世界吗?不,绝不是如此的!大家应该教会他们感恩,让他们了解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值得信赖和依赖的人。

正如英国作家狄更斯所说:“一个善良的行为就像春季一样,它本身或许什么都不了解,但它却唤醒了很多美好的事物。”

在现代社会,大家确实需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保护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要让他们变得冷漠无情。相反,大家应该引导他们在维持警惕的同时,也要懂得感恩和回报。如此,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有用之才。正如古语所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只有掌握了感恩的孩子,才能在将来的生活旅途中走得更远、更高。

因此,让大家从目前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给孩子一个说“谢谢”的机会吧!让他们懂得感恩,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标签: 家庭教育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