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说到小鸡能回到家的渠道,老师说:小朋友,你们看看,小鸡用什么简单的办法才能回到它的家呢?说完之后,不少小朋友还是不可以理解老师的意思。这个时候老师就反复地讲解她要表达的意思。对于老师来讲,非常习惯就说出比较成人化的语言,可以理解。但,毕竟孩子的思维还没达到那个理解能力。像复杂方便如此的字眼是非常书面化,在婴幼儿课堂语言组织方面就应该注意了。由于是说话,所以要说得口语化一点,说一些比较符合孩子的逻辑心理的语言。就拿刚刚举的例子来讲,我觉得可以如此说最好:小朋友,目前你们来找找看,帮小鸡想想方法,看能否帮小鸡找到最快的回家的路,由于天快黑了,鸡母亲在等小鸡吃饭呢。如此孩子很容易理解老师要提问的意思。表达得比较生动,也让孩子有个想像的情景空间。
自从和孩子们接触将来,我才了解,即便在课堂的语言方面也应该注意文字的组织,不可以用太生硬、太书面化的语言来表达,大家要站在孩子的表达思维方法上来想,让自己教学的每一句台词都活跃起来,跳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