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心是不是在场非常重要
按理说,妈妈10月怀胎,哪有不喜欢我们的孩子的?但在现实日常,因为母亲(特别是职业女人)的心态极其微妙复杂,宝贝在与母亲的交往过程中也产生了极其微妙复杂的心理和行为,有些是良性的,有些则是非良性的。
心神不定的母亲
黄女性说,做了母亲将来确实有幸福感,但她常常并不快乐,甚至非常无奈。黄女性曾在一家公司就职,工作营业额出色,颇受上司的赏识,但生了孩子将来,她的不少业务由其他人承担了,这让她的自尊心非常受打击,于是黄女性递交了离职书,在家做起了全职母亲,还请了一个小保姆当助手。
虽然家经济宽裕,老公也通情达理,黄女性却常常感到紧张、恐慌和焦虑,这种情绪影响了她哺乳和养育时的行为状况。当儿子醒着的时候,她有时会与他亲切地目光交流、温顺地拥抱爱抚、甜甜地喃喃低语。但也有有时候,她在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时会心神不定,她总感觉自己应该有新的目的并开始为之做筹备;还有更多的时候,为了不打乱我们的睡眠、吃饭和休闲的习惯,她会把儿子交给保姆。每当黄女性从阳台上看到一位妈妈怡然自得地推着儿童车在外散步时,一丝内疚就会掠过心头:做母亲是幸福生活的一件大事,可是我为何常常不快乐呢?
儿子丁丁两岁多的时候,一天,黄女性的妹妹携带儿子来做客,一岁多的小外甥在新环境中开心地摸这玩那,而丁丁却躲在墙角里不停地抽泣,声音不大、畏畏缩缩。黄女性先是好言相劝,可丁丁还是缩在那里哭,黄女性忍不住大声呵斥了起来,结果,丁丁的状况变得更糟糕。儿子见到外人这么没出息,黄女性感觉非常没面子,进而对自己做母亲的能力怀疑起来,她更担忧如此下去,儿子的进步是否会出现障碍。
【心理诊断】
黄女性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出现了妈妈非真实性在场情况,其不好的影响的结果是儿子出现了社会性退缩行为。
妈妈非真实性在场指的是母亲对哺乳期孩子无意识的、心神不定的态度,表现为一种隐隐约约、很难捉摸的气恼。这种态度在哺乳期母亲身上的表现并不少见,特别是在事业和家庭双肩挑的常识女人中更为常见。
妈妈非真实性在场是形成儿童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不愿做心灵孤儿的孩子
妈妈非真实性在场是哺乳期孩子面临的最紧急的困境,它使孩子天天都处于紧张的抗争状况,并需要为我们的每一次胜利付出代价。
当母亲常常心思游离时,孩子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察言辨色的能力,以侦察母亲的冷漠,同时还要使尽浑身解数,来唤回母亲的关注和爱惜。于是,有些孩子睡眠不好,夜里一直醒甚至吵闹;有些不可以独处,一直粘着大人不放;有些出现攻击性行为,有些行为退缩胆怯这类状况一般父母会觉得是孩子淘气、闹人或者任性;假如反映给老中医,他或许会说上火、内虚等原因致使,接着抓中药;然而在心理学家看来,这类都是婴儿过度紧张,长期处于警觉状况的结果,无须服药,只须爸爸妈妈特别是妈妈改变抚养态度和养育方法即可。
亡羊补牢未为晚
生活头三年的养育非常重要,甚至会干扰孩子的一生,这一点得到愈加多的父母的认可。但假如说三岁决定人的一生也就夸大其词了,人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强,爸爸妈妈认识到我们的问题,并准时矫正将来,孩子的状况也非常快就雨过天晴。
生了孩子后,黄女性处于一种心理上的夹板:事业与家庭之间的矛盾让她犹豫、彷徨,殚精竭虑的结果是使她常常身在家,心在家外,导致妈妈非真实性在场。在黄女性看来,儿子不善交往、畏缩不前,是不合逻辑的问题行为,可是在丁丁的心理世界里,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逻辑结果,选择社会性退缩可以吸引母亲的关注,这是经过自己漫长的探索、付出了心灵的痛苦才获得的胜利。婴儿虽小,但也是非常有气节的,他宁肯自己受委屈、遭受成人的误解,也不想成为一个心灵上的孤儿!
与黄女性多次交谈将来,她了解了自己也了解了孩子,开始了亡羊补牢未为晚的拯救工作。
黄女性一改平常深居简出的清高的生活习惯,主动与小区里其他年轻母亲交际,让儿子与同龄小伙伴一块摸爬滚打。到了双休日或节假日,她就主动邀请亲朋好友来家做客,不在乎家乱成一团糟,而让儿子疯个够。以前节日,黄女性不喜欢走亲访友,目前为了儿子她改变了自己,携带他东家串西家游。经过一段时间的紧急弥补,丁丁不怕与人交际了,成为一个活力四射的孩子。
后来再见到黄女性,她已在一家公司高薪就职。她非常感慨自己跨过了一条心坎儿,当她扔掉顾虑,全身心投入养育孩子将来,发现孩子进步了,自己也成熟了一大步,感觉自己比以前愈加干练、果敢了。
生活第一年的故事虽然非常短,但力透纸背。拥有健康的早期生活历程是儿童走向美好生活的要紧砝码,因此,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怀特说:没什么工作比抚育出生头三年的婴儿更要紧。